071004水生生物学
01.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
02.水产养殖学
㈠ 复试科目
《水产综合》(不区分研究方向)
㈡ 考试说明
《水产综合》主要考查《鱼类学》和《水域生态学》2门课程,每门课程卷面分约50分左右,试卷总分100分。突出考查考生对课程基本概念、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,以及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线下复试的答题方式为闭卷、笔试,限120分钟内完成答题。线上复试的答题方式为考官随机抽题,学生口述回答,时间由考官灵活掌握。
㈢ 考试大纲与参考书
注: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见下文统一说明。
1.《鱼类学》
考试大纲:
鱼类形态学:基本体形及其代表种类;皮肤的功能;鳃的特征与辅助呼吸器官;消化器官与食性的适应性;淡水鱼类、海水硬骨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方式;鱼类的生殖方式。
鱼类分类学:我国常见主要经济鱼类、珍稀濒危鱼类的种类、分类地位、资源现状与保护建议;鱼类分类的基本步骤和方法;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。
鱼类生物学:鱼类生长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;研究鱼类年龄生长的方法;鱼类的食性类型;鱼类的繁殖策略;鱼类种内、种间及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;鱼类的生活环境及鱼类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。
参考书目:
谢从新(主编).《鱼类学》. 北京:中国农业出版社,2010
2.《水域生态学》
考试大纲:
(1) 水环境
河流:了解河流基本概念、河流的水文学特征、河流的生物区系。
湖泊:了解湖泊起源、形态和大小、水文学特征、湖泊中的生物。
(2) 种群生态
种群的增长:无限环境中的增长、 有限环境中的增长、r选择和k选择。
种群调节与生态对策: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、气候因素、种间因素、食物因素、种内调节;生态对策。
(3) 群落生态
群落的物种多样性: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和基本方法、影响多样性的因素。
水生群落的适应:水层区群落的适应、水面区群落的适应、水底区群落的适应。
(4) 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
氮循环:掌握水中氮的来源与去处以及全球氮循环的基本模式图。
磷循环:掌握水中磷的来源与去处以及全球磷循环的基本模式图。
参考书目:
董双林、赵文(主编).《养殖水域生态学》(第一版). 北京: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4
071004水生生物学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
㈠ 考试说明
报考“071004水生生物学”各方向的同等学力考生除按照报考方向参加上述指定科目的考试外,另须参加加试。加试科目由《水生生物学》和《水产动物增养殖学》2门课程组成,每门课程卷面分100分。突出考查考生对课程基本概念、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,以及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线下复试的答题方式为闭卷、笔试,限120分钟内完成答题。线上复试的答题方式为考官随机抽题,学生口述回答,时间由考官灵活掌握。
㈡ 考试大纲与参考书
1.《水生生物学》
考试大纲:
水生生物相关基本概念。
藻类:蓝藻门、绿藻门、甲藻门、硅藻门四大门类。各门的主要特征、常见种类、生态分布及意义。
水生维管束植物:常见四大类群的特征和常见种类、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。
浮游动物:原生动物、轮虫、枝角类、桡足类四大类。各类群的形态构造及其特征、常见种类及其在渔业上的意义。
参考书目:
赵文. 《水生生物学》(第二版). 北京:中国农业出版社,2018
2.《水产动物增养殖学》
考试大纲:
养殖鱼类的生物学:鱼类生活习性和食性等。
养殖水体的生态学:水体溶解氧气;二氧化碳、分子氨的变化规律;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鱼虾的危害;淤泥性质及作用。
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:鱼类繁殖的基本原理;人工繁殖的基本过程。
鱼苗鱼种培育:鱼苗培育的核心问题和基本过程;
食用鱼养鱼:鱼类食用鱼养殖的基本过程;混养的生物学与放养模式;轮捕轮放的含义、作用以及饲养管理。
参考书目:
王武.《鱼类增养殖学》. 北京: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6